杜康,据《史记》记载,夏朝的国君,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“酿酒始祖”,汉《说文解字》载:“杜康始作秫酒。又名少康,夏朝国君。”
中国的文化总是丰富饱满的,在酒的始创者尚无最终定论时,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做着种种离奇的猜想。除了上面几种影响比较大的造酒说之外,民间还流传着尧帝造酒、黄帝造酒等说法。 [2] 宋人高承《事物纪原》称:“不知杜康何世人,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。”而从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来看,夏代洛阳已经出现酒器,商代朝歌(今河南淇县)就有“酒池肉林”的传说,到了周朝,统治者认为殷商灭亡的原因有很多,酗酒乱德是重要的一条。周公还颁布了《酒诰》,旨在树立和弘扬优良的酒风。可见,作为“酒祖”杜康,其生活年代应该不晚于夏商时期。
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之一,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已经有了酒的象形字,至周朝,我国的酿酒技术就已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。《札记》、《周礼》中都记载了酿酒的过程,汉代成书的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记述了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的情景,唐代时流传下来的《酒经》中说:“王绩追述焦革酒法为经,又采杜康、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。”
据1991年《虞城县志》载:“虞城自古就是‘糟坊相连,闻香下马’的著名酒乡。”“虞城县酿造业历史悠久,远在4000年前,酿酒鼻祖杜康就在这里发明秫酒。”
白酒,作为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,声名远播世界各地。但遗憾的是杜康酒的酿法却随着历史的发展失传了。杜康酒得以恢复并兴盛,要感谢新中国的酿酒技术人员。
新中国成立后,河南省商丘地区虞城县杨灿楼酒坊扩建为虞城县纶城杜康酒厂,并于1980年经国家工商局核准注册“纶城”牌商标,拳头产品“纶城杜康”以窖香浓郁、绵甜柔和享誉四方,在省乡镇企业系统连获名优产品奖和金杯奖,并应邀参加北京国庆农副工产品展销会。然而由于经营不善,该酒厂已停产多年。
曹操为何对杜康酒情有独钟,写下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的流芳千古名句?这和他与商丘一带的深厚感情有关,他睢阳求学师从桥玄,封地永城鄪亭,食邑于柘城,起兵于己吾城(今属宁陵),得到襄邑(今睢县)卫兹资助,得大将典韦、重臣梁习,盗墓芒砀山获得发展军饷,可以说商丘是“曹魏兴地”,盘踞活动于此的曹操领兵打仗之余以酒解忧壮志当是常事,而他最喜欢饮用的就是纶城所产味道醇厚的杜康佳酿,并借着酒力打了不少胜仗。
周总理与田中角荣
周总理与田中角荣
1968年,河南洛阳市组建杜康酒厂,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,田中角荣在宴会上说:“天下美酒,唯有杜康。”希望喝到杜康酒,周总理当即答复一定满足首相的愿望。遵照周总理的指示,杜康酒厂把杜康酒送给了田中首相。随后周总理提出“复兴杜康,为国争光”,尔后在省、市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,于1975年建立汝阳杜康酒厂。
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杜康酒的发展十分关怀和支持,多次为杜康酒厂排忧解难,题词鼓励。周恩来总理倡导“复兴杜康,为国争光”。1985年,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接见洛阳地区负责同志时说:“要发挥地方优势,把杜康酒发展到万吨规模,满足国内外人民的生活需要”。